光伏行业寒冬里十大配资平台,这家中国企业竟单季狂赚38亿!
当隆基、通威等千亿巨头一季度亏损超10亿,硅料价格腰斩、组件跌到每瓦7毛钱时,阳光电源却交出了一份炸裂成绩单: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0亿,暴涨51%;净利润38亿,同比飙升82%! 更狠的是,去年全年净利润首次破百亿,成为行业唯一“盈利王”。同行卷价格亏到哭,它靠什么闷声发大财?
光伏逆变器:躺赚的“技术活”
别人在硅料、组件等主产业链拼死拼活打价格战,阳光电源却靠光伏逆变器躺着赚钱。
这块业务去年全球发货147GW,占公司总收入的37%,毛利率高达30.9%。
它和华为垄断了全球近半市场,两家市占率合计超46%,甩开第二梯队玩家几条街。
技术壁垒是护城河:逆变器要把光伏板的直流电转换成电网用的交流电,还要适配不同气候和电网环境。
比如在海拔5300米的西藏电站,阳光电源的逆变器能在0.001秒内切断故障电流。
储能业务:爆赚的“第二引擎”
真正让阳光电源逆袭的,是储能业务。
去年储能系统发货量暴增167%,拿下全球28GWh订单,贡献249亿收入,毛利率冲到36.7%。
它接的全是土豪订单:沙特8GWh、英国4.4GWh、智利1GWh,单子越大利润越厚。
技术碾压是杀手锏:全球首个“构网型储能”技术能让电网更稳定;液冷系统效率比同行高30%;10MWh巨型储能柜能量密度全球第一。
海外客户尤其买账:欧洲户用储能市占率40%,彭博新能源评级全球第一,金融机构都愿意给它贷款。
全球化布局:躲开内卷的“快车道”
当国内光伏企业为每瓦7毛钱抢破头时,阳光电源47%的收入来自海外,海外毛利率冲到40.3%。
它早就在180个国家埋下棋子:泰国工厂造逆变器销往美国,印度基地供货中东,490个海外服务网点承诺48小时响应故障。
美国加征172.5%逆变器关税? 不怕,泰国工厂照常发货。
储能关税155.9%? 先暂停发货,但需求后移,年底前海外工厂投产后就能绕开关税。
砸钱研发:专利护体的“狠角色”
去年研发投入31.6亿,新增200多项专利,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40%。
连个电路板引脚都要测几十项参数,因为“大批量生产时,一个小失误就能毁掉整个项目”。
技术迭代快但绝不跟风:别人炒作钙钛矿电池,它明确表态不跟;行业价格战血拼,它反手推出全球首款“分体式”模块化逆变器,把集中式和组串式的优势全占了。
风险暗礁:高利润背后的“定时炸弹”
美国市场占营收15%,储能业务更依赖美国(占比45.7%)。
如果高关税持续,今年储能发货量可能减少5GWh。
国内储能价格战已导致均价暴跌21%,宁德时代等电芯巨头正杀入系统集成领域,未来利润空间可能被挤压。
财务风险也在放大:去年外汇波动让财务费用激增1310%,海外赚得越多,汇率风险越大。
管理层天价薪酬:技术狂人的“犒赏”
副董事长顾亦磊年薪1750万,全球营销总裁吴家貌1294万,比董事长曹仁贤(388万)高出三倍。
这支团队用十年把储能业务从零做到全球第一十大配资平台,现在手握12GWh订单,今年目标再增长50%。
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